在畢業後曾經發下宏願要來挑戰布里斯本一週一遊記,都2個月過去了,還真一篇都沒生出來。當時的藉口是 - 換了新電腦!你們真的不能理解只會一指神功的那種難處,而且當電腦鍵盤上沒了注音符號,真的是折騰死我了!不過在國外買電腦的唯一好處是不會再有外國人和對岸同胞認真的問你:「你會日文喔!!!鍵盤上都是日文耶!!!」這時候我只能帶著三條線解釋什麼是"注音符號"。
言歸正傳,今天就來聊一下"Meetup Groups"。
"Meet up"顧名思義就是見面,"Meetup Groups"是指各式各樣的社團,而任何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加入。大部分的社團都有固定聚會的時間,收費也依各社團而定,有免費的,也有每參加一次繳多少費用的。這些社團的主要目的是在尋找同好,希望擁有同樣興趣的人能聚在一起活動或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進而體驗更多不一樣的人事物。當然,也有的社團會比較傾向於招生,所以在選擇時還是得多注意社團描述。
談到"Meetup",第一個反應通常是"Meetup"這個網站:http://www.meetup.com/
這個網站提供超過30種類別的社團 - 從社會人文到科學教育,宗教文化到心靈解析,運動、手工藝教學、舞蹈、同志社團...等等。這個網站不只適用在澳洲,"Meetup"是個全球性的網站,可以依你的需求查詢最適合你的社團活動;你也能創立屬於自己的社團。Meetup Groups頗適合像我這樣口袋不深又不懂得和外國人交往的留學生。外國人的個性畢竟必較活潑,個人我呢,則是悶騷型的。一遇到人根本不知道要說什麼,久了,大家也覺得你比較無趣;而且又老是害怕別人聽不懂你說的,話就越說不清楚 (很多外國人看起來很像沒耐心、也沒興趣聽你說甚麼;但是只要你主動開口,他們一定回應)。所以啦,雪球越滾越大,你越害怕,就越不敢說。
某天朋友就帶我參加一個Meetup - "Brisbane Chinese
Mandarin",這是一個教外國人學中文的社團。社團裡有程度比較好的,也有初學者;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講英文,畢竟是開放性社團,性質比較輕鬆,有時候就聊起天來了!去了幾次後倒發現很有趣的一點:喜歡中國和喜歡台灣的外國人感覺就是不一樣。沒有任何冒犯的意思,就像我們能分得出台灣人和中國人那樣。大家聚一起畢竟是有個目的,他們想學中文,我想練英文;因此對話上有了主題就比較不冷場,聽不懂也不必不好意思,問就是了;有些還是語言學校的老師或是在中國和台灣教過英文的人。像這個社團的組織者就老是說嘴他曾是吳宗憲的英文老師(XD)。在這個社團裡我也是經歷過血淚交織的過程阿!我剛加入時其實也只是坐旁邊,因為我聽不懂他們說的英文也不會拼音(大部分的外國人都是學簡體中文,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他們從ㄅ、ㄆ、ㄇ、ㄈ學起,會有多悲慘!)!!!因此每個禮拜一次的聚會總會帶給我莫名的壓力 - 要努力聽他們的英文,和努力的查拼音。不過現在我根本是老鳥了 - 每個星期天就固定去那裏聊聊天,拼音則因為智慧型手機的誕生幫了不少忙!都忘了說重點,我要負擔的只有自己的飲料錢,所以喝著咖啡和外國人聊天的光景,是不是挺愜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